Sprint 協作專案 Alphitter — 歷程回顧

前後端分離畢業專案的流程紀錄與反思

Dolly Chen
14 min readDec 20, 2021

❖ 大綱:

1. 專案簡介、成果分享2. 團隊協作及分工
▪︎ 2-1. 團隊協作流程
▪︎ 2-2. 前端分工合作模式
3. 技術回顧
▪︎ 3-1. 前端開發使用了什麼技術?
▪︎ 3-2. 哪部分相對能掌握?哪裡花最多時間?
▪︎ 3-3. 過程中碰到什麼困難?又如何克服?
▪︎ 3-4. 過程中對哪個前端技術有特別深刻的學習?
4. 開發流程反思
▪︎ 4-1. 團隊協作流程做的不錯的部分 / 可以再調整的部分
▪︎ 4-2. 開發過程中,做的不錯的部分 / 可以再調整的部分
▪︎ 4-3. 如果有時間,你會繼續開發哪個部分?
5. 總結

1. 專案簡介、成果分享 — — — — — — — — —

Alphitter 專案是由 4 位開發者費時 2 週共同打造的前後端分離專案,目標在建立一個簡易的的社群網站,涵蓋的核心功能包含:註冊、登入/登出、發文、回覆、追蹤、按讚、修改個人資料…等,並設有一般使用者與管理帳號的權限區分。

細節請見 : Github

快速瀏覽專案

  • 請進入網站: Alphitter
    歡迎使用前台測試帳號瀏覽: account:user1 / password:12345678
  • 導覽:

Alphitter 1.0 功能

一般使用者:

  • 註冊 — 未擁有帳號之使用者,可註冊帳號 ( 帳號、信箱不可重複 )
  • 登入、登出 — 可運用帳號及密碼,登入系統,登出系統 ( 認證隨登入登出改動 )
  • 發送推文與回覆 — 可於頁面進行推文與回覆之發送,頁面會隨即更新
  • 修改資料 — 使用者可修改帳戶資料、自我介紹、照片及背景
  • 使用者可追蹤他人 — 有頁面顯示追蹤與被追蹤之狀態
  • 使用者可按推文讚 — 有頁面顯示使用者以按讚推文

後台管理員:

  • 後台管理員不可註冊 — 由後端直接寫入資料庫
  • 管理員可由後台入口登入 ( 使用頁面與一般使用者不同 )
  • 管理員可刪除推文
  • 管理員可瀏覽使用者之各式數據 ( 僅能瀏覽 )

2. 團隊協作及分工 — — — — — — — — —

Alphitter 專案是由 4 位開發者費時 2 週共同打造的前後端分離專案,前端由夥伴 David 及我 Dolly 使用 Vue.js 框架搭配 CSS preprocessor - SCSS 打造,後端則由夥伴 高明WenTing 使用 Express.js 框架搭配 MySQL 資料庫建立。

整個開發為 Scrum 的工作模式,以目標為導向,不分前後端皆會互相協助,共同解決問題;在每個 Sprint 結束後皆會交付部分進度,檢視現有成果和最終目標的差距,迅速調整分工與開發策略;在緊湊的時間限制下,小組成員每日仍會透過線上會議進行例會,迅速回報進度,分享必要的資訊,共同排除重要的問題。

2–1. 協作流程 (Sprint1 → Sprint2 → Sprint 3)

▪︎ Sprint 1 — 確定開發規格、訂定 Acceptance Criteria 並確立分工

在這個階段中,我們團隊首先針對了 User Story 進行討論與分析,分享彼此的看法後定義下要做到的 Acceptance Criteria。

User Story to Acceptance Criteria(僅擷取部分資訊)

接著針對個別功能項目進行深入的討論,了解每個操作與畫面可能會牽涉到的前端元件與用戶流程是什麼、需要後端 API提供哪些資料格式,共同 review 可能的限制、解決方案以及開發流程,確保團隊對接下來要衝刺的方向有所共識。

最後,我們彙整了產品規格、定下產品發布前要達成的成功指標 DoD ( definition of done),評估在有限時間內是否可發布所有功能,調整功能開發的優先順序,並訂下每日的時程進度表。

[DoD 檢核項目紀錄]

DoD checklist

[安排開發優先順序]

前端的開發任務優先順序(僅擷取部分資訊)

▪︎ Sprint 2 — 前後端各自聚焦衝刺畫面開發與資料庫建構,為 API 串接做準備

前後端各別依據 Sprint 1 的結論進行分離開發,但在各自開發的過程中,若發現 sprint 1 規劃階段未討論到的規格細節,成員間會主動溝通,前後端互相理解彼此需求後找出可行的方案,再根據共識分配新的組織任務、各自進行開發。

若在前後端分離開發時遇到瓶頸,會由另一位前端/後端夥伴負責檢驗,Code review 並提供不同觀點建議。每日也會進行開發項目的驗證與測試,確保結果與 acceptance criteria 相符,盡可能地讓串接 API 前的不確定性收斂到最小。

Checklist of Acceptance Criteria
Checklist of our acceptance criteria (僅擷取部分資訊)

︎︎▪︎ Sprint 3 — 完成部署及交付前驗收

在 Sprint 3 完成 API 串接後,我們建立 QA 回報機制,一發現問題就馬上列單,分配修復人員及時調整。同時在產品準備交付前進行了兩次 Demo 與 Acceptance Criteria 的檢核,確保一切任務與規格皆以完成。

Demo 會議記錄
前端 QA 問題回報表單 (僅擷取部分資訊)
後端 QA 問題回報表單 (僅擷取部分資訊)

2–2. 前端分工合作模式

➤ 確認架構

前端組在開發初期,便共同確定與討論出整個 App 在 Vue.js 中的架構,並匯製成 Component Tree 作為之後開發討論的基礎。

Alphitter 專案的 Vue.js Component Tree

➤ 訂定開發順序與分工模式

在開始進行任務分派前,我們先將任務拆解,並依照重要程度排序開發的優先順序。首要進行 infrastructure 的建設以及共用元件的開發,接著是共用樣式以及重複利用性高的 Utilities 撰寫,完成共用組件後就按照優先順序開發 Component Tree 的剩餘項目。

我們將任務拆解成 Kanban 的 task card,標註上優先度顏色,成員再依照約定好的領票原則主動領取開發卡片。利用看板來協作能避免重工,也能透過卡片的分布位置快速掌握開發的情形。

前端任務領票原則
Sprint2 開發過程的前端 trello 看板截圖 (僅擷取部分資訊)

➤ 約定開發風格與準則

除了訂定任務開發順序,我們也在正式開發前先討論出要採取的開發風格與基本準則,讓多人協作的專案保有一制性,在維護與除錯上也能更有效率

開發約定準則 (Style & General Guideline) (僅擷取部分資訊)
Routes

➤ Code Review 以及 Github PR

每個功能開發完成後,會發送 pull request 上 Github,並和成員一同 review 程式碼以及變動的目的,若程式碼品質與畫面符合期待且沒有 merge conflict,就會同意 merge PR。

Code review 時的考量事項大致上為:

  • 程式碼的改動是必要的
  • UI 的改動可接受,且符合設計稿
  • 程式碼複雜度適中,命名適當,且有明確的註解說明程式碼目的

3. 技術回顧 — — — — — — — — —

3–1. 前端開發使用了什麼技術?

  • Vue.js 框架:處理資料狀態、拆分頁面元件,有結構的管理並提升網頁模版的重複利用性
  • Vuex 全域狀態管理:集中管理使用者權限認證、以及資料更新等事件
  • Vue-router 建立 SPA 網站:建立前端路由
  • API 串接:透過 axios 來向後端伺服器提取/發送資料,將資料呈現於畫面
  • SCSS: 使用 CSS 預處理器 SCSS 加速樣式開發效率、提高易維護性
  • Moment.js 套件:轉換時間日期格式或分析時間區間

3–2. 哪部分相對能掌握?哪裡花最多時間?

  • 在這個專案之前,我已經在幾個 mini-project 中使用 SCSS 搭配 BEM 的命名原則開發,因此切版中的樣式設定對我來說相對容易。
  • 在 Sprint2 階段中,花費較多時間的是在研究 Vue.js 框架的深入應用,對於 DOM 的操作知識,需要由原本 Vanilla JavaScript 的寫法改為遵循 Vue API 的語法,查閱 documentation 確認應用方式花費了不少時間。

    就拿 Web API 的 event.preventDefault() 等事件處理方式來說,在 Vue 中可直接透過 v-on 搭配 evnet modifiers 做到各種處理,如: <a v-on:click.stop.prevent.self=”doThat”></a> ,在第一使用時需要翻找文件確認用法。

    雖然查找文件看似很麻煩,但透過每一次的查找,能累積自己對 Vue 框架的掌握度,也能從中體悟到框架帶來的便利性。
  • Sprint3 花最多時間的是 API 串接,在將畫面中的 Dummy Data 改由後端提供的資料時,碰到很多格式或畫面不如預期的情形,這些問題需要前後端雙方互相合作攜手解決,來回修改測試花了不少的時間,團隊也費了很多心力與時間溝通以找出可行方案。

    儘管開會時間拉長壓縮掉不少開發時間,但前後端在規格上的討論都是必要的,有共識及策略才能真正的提升開發效率,減少沒有意義的行動。很開心最後的成果反映出團隊的用心,呈現出來的結果令人滿意。

3–3. 過程中碰到什麼困難?又如何克服?

(1) 登入成功及個人資料更新成功的通知訊息 Toast,會因為 vue router 的迅速跳轉而無法呈現

  • 克服方式:
    由於 Toast message 的浮現時機是在表單透過 API 傳至後端,並收到後端回報成功的 status message 之後,評估在這之間不會存在其他 event 佔去 Call stack,所以可以搭配 setTimeout() 來延緩頁面跳轉的速度,讓使用者先看到 Toast 後才進行 vue router.push() 跳轉頁面。

(2) 即將使用後端資料取代切版 dummy data 時,發現後端提供的資料格式不如預期

在 Sprint 2 開發時,預期個人資料頁下方的三個推文清單「推文、推文與回覆、喜歡的內容」API 會提供相同的資料格式,所以將三個設計稿 UI 收斂成一個 Vue Component。

但到 Sprint 3 實際串接時才發現三個 API 回傳的資料格式不同、 key name 也有差異,難以在同一個 component 內使用 v-for 迴圈搭配 data binding 渲染重複的推文 block

  • 克服方式:
    利用 JS ES6 的解構賦值技巧,搭配 Array 的 map() 操作,將陣列各項的物件資料解開成為新參數,重新組裝資料並給賦予期待的 key name ,如下圖。

(3) 畫面渲染發生於 API 回傳使用者圖像之前,非同步的時間差造成畫面短暫的破圖(如下圖右側),使用者體驗差

  • 克服方式:
    增加 v-show 的渲染機制,當後單伺服器還未提供資料時,隱藏使用者個人資料卡片,改為呈現 loading 中的圖示,避免讓使用者看到空資料

3–4. 過程中對哪個前端技術有特別深刻的學習?

  • 在實作 Navbar 與 NavPills 所在頁面的樣式設定時,我們發現 Vue Router 的 router-link-active是模糊比對,而 router-link-exact-active 是準確比對,由前者驅動添加的 class 會出現在多個 path 上,而後者只會有一個。這樣的特性差異讓我們可以更彈性更便利的去設定 Navbar 與 NavPills 的樣式,讓我印象深刻。
  • 在使用 Moment.js 套件時,我花費了一些時間去瞭解如何改變顯示語言和客製化時間格式,在研究官方文件的過程中,我發現整個套件的設計邏輯其實不複雜,但要建構出功能如此齊全、使用如此靈活的工具想必開發者花了不少時間,越發覺得套件的存在著實提升了我們工作的效率,減少花費在撰寫這些瑣碎設定的時間,讓我們可以聚焦在產品的核心功能上,感謝有這些開發者對前端社群的貢獻。

4. 開發流程反思

4–1 團隊協作流程做的不錯的部分 / 可以再調整的部分

  • 做得好的地方:
    我認為我們團隊能夠成功,歸功於成員間主動積極的溝通和對目標的一致的認同。
    所有的規格與開發規劃都是在成員間交換意見、取得共識後才產生,若開發過程中碰到問題,大家會互相給予意見,主動協助彼此除錯。另外,雖然是前後端分離的專案,但我們仍盡量保持資料透明公開,讓所有成員皆能看到前後端的進展與架構,掌控整個團隊的現況與願景。
  • 可以再調整的地方:
    我認為團隊在 Github 多人協作的流程上可以再優化。
    此次開發是全體成員第一次體驗多人協作的 Github,對於分支的應用與 PR、merge 的時間點都是到後期才漸漸掌握,版本紀錄較無系統,也頻繁的發生 merge conflict,這部分是團隊可以再進步的地方。

4–2. 開發過程中,做的不錯的部分 / 可以再調整的部分

  • 做得好的地方:
    1. 使用 BEM 命名搭配 SCSS 撰寫,並有拆分成多個 SCSS module 方便維護與開發,有結構化且提升不少效率

    2. 有針對使用者流程做對應設計,比如利用 Toast 提供登入及發文狀態的資訊給使用者,在表單提交的相關按鈕上加入防止連續點擊的防範機制,避免後端伺服器重複收到使用者的請求。

    3. 雖然因為時程緊湊所以沒有實作 RWD,但有考量到桌機的最小顯示寬度,不讓桌機在伸縮頁面時壓縮區塊內容,盡量透過 min-width/ max-width/ flex box 等設定去保有區塊內容完整性
  • 可以再調整的地方:
    1. 資料夾管理的結構可以再調整,觀察別人專案時發現 styles 的資料夾應該擺在 /src 底下,而非 /assets 底下。

    2. 在實作時只想到要為資料載入的時間差做過場的 loading 畫面,而忽略了資料送出也可以添加,一方面是由畫面來防只使用者重複點按,二來是可以增加使用體驗上的流暢感。

    3. 團隊的 Coding Style 以及 VS Code 的設定可以統一標準,避免因為分號、斷行等設定不同造成提交的 git 修改紀錄混亂難讀,當 conflict 發生時難以比對。

4–3. 如果有時間,你會繼續開發哪個部分?

依據專案設計稿所呈現的後台管理功能太過簡易,與一般對管理後台的權限期望有落差,因此如果有時間,我會想將管理員後台的功能強化,比如:

  • 將載入的使用者資料分頁,方便查看也能避免大量資料載入造成效能負擔
  • 增加使用者搜尋功能
  • 增加管理員修改使用者資料的權限
  • 新增管理員對回覆留言的管理頁面

5. 總結

在這兩週的緊湊開發中,實戰給了我機會融合過往所學,重新提煉出能應用的技巧,讓我脫胎換骨、感覺又再次成長了。其中最珍貴的是每一次解決未知問題的經驗,每次釐清問題、找尋答案、成功突破的過程,讓我對程式有更寬廣的認識,也對應用的技術有更深的理解。

很開心這次畢業專案能順利完成,這一切都要感謝與我一起奮鬥的好夥伴 David、WenTing 還有高明,我覺得自己很幸運,能在 AC 找到一群志同道合的好朋友,大家都很有想法,也願意溝通與接納不同的意見,共同為目標努力。謝謝你們成為我的夥伴,一起為這個專案付出這麼多努力,因為有你們這群值得信賴的好夥伴,才能創造成功的團隊協作。

畢業專案落幕,大家辛苦拉!希望未來的我們能有機會繼續合作 ~

--

--

Dolly Chen
Dolly Chen

Written by Dolly Chen

帶點浪漫氣息的理工人,深信追求夢想永遠不嫌遲; 設定目標靠的是熱情與感覺,但執行目標靠的是理性與堅持。 希望在網頁開發這條路上,能夠挖掘自我的更多價值。